精彩小说尽在零点阅读!手机版

零点阅读 > 悬疑惊悚 > 时隙是什么意思

时隙是什么意思

张望的麦子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林深陈默是《时隙是什么意思》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张望的麦子”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窗外的雨下得正仿佛天空被撕开了一道无法愈合的裂密集的雨点前赴后继地撞击着心理诊所那面巨大的落地发出连绵不绝的噼啪声像无数急躁的手指在敲打着某种无声的诉城市浸没在一片灰蒙蒙的水幕之远处霓虹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被拉扯、扭化作一片片模糊而斑斓的色给这个深秋的夜晚平添了几分不真实的朦胧与疏林深站在诊疗室门脸上挂着那副经过千锤百炼的职业性微恰到好处地流露出理解...

主角:林深,陈默   更新:2025-10-19 15:53: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窗外的雨下得正急,仿佛天空被撕开了一道无法愈合的裂口。

密集的雨点前赴后继地撞击着心理诊所那面巨大的落地窗,发出连绵不绝的噼啪声响,像无数急躁的手指在敲打着某种无声的诉状。

城市浸没在一片灰蒙蒙的水幕之中,远处霓虹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街道上被拉扯、扭曲,化作一片片模糊而斑斓的色块,给这个深秋的夜晚平添了几分不真实的朦胧与疏离。

林深站在诊疗室门口,脸上挂着那副经过千锤百炼的职业性微笑,恰到好处地流露出理解与温和。

他刚刚送走了今天最后一位病人——一位被高强度工作和复杂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最终患上焦虑障碍的年轻白领。

首到电梯门缓缓合拢,将那抹疲惫的背影彻底吞没,金属厢体下降的微弱嗡鸣声传来,他才轻轻关上了那扇厚重的实木门。

“咔哒”一声轻响,门锁咬合,仿佛一道界限被确立。

室内,暖黄色的灯光流淌,将昂贵的红木家具和柔软的地毯笼罩在一片安详之中;室外,凄风冷雨被无情地隔绝,只剩下被玻璃过滤后显得沉闷了许多的雨声,如同背景里永不停歇的白噪音。

他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并没有立刻转身。

脸上那公式化的笑容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只留下深深的疲惫刻在眉宇之间。

他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还残留着消毒水试图掩盖一切的气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属于刚才那位女士的昂贵香水尾调——一种清冷的白花香,混合着挥之不去的焦虑气息。

这种复杂的气味混合体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每天都在接触的味道,是他人内心风暴过后,在他这片专业港湾里留下的、无形的痕迹。

他踱步到窗边,沉默地凝视着窗外被雨水肆意扭曲的城市夜景。

高楼大厦的轮廓在密集的雨幕中变得模糊而扭曲,像是印象派画作中不真切的背景。

偶尔有车辆划过空旷的街道,车灯的光柱在水中晕开,像深海中被惊扰的发光鱼类,悄无声息地滑过,留下转瞬即逝的光轨。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他的工作就是倾听、疏导、分析,帮助那些被情绪困住的人构筑或修复内心的堤坝,以抵御外界或自身掀起的惊涛骇浪。

日复一日,他沉浸在他人的悲欢离合、恐惧与欲望之中,这让他早己习惯于保持一种冷静的、近乎剥离的观察者姿态,用理性的手术刀去解剖那些感性的脓疮。

然而今晚,一种莫名的不安,像细小而坚韧的藤蔓,正悄悄地、执拗地缠绕上他的心头。

或许是因为这过于喧嚣、永不停歇的雨声,吵得人心烦意乱;或许是因为这连绵的阴雨天气,让他大学时打篮球留下的膝盖旧患又开始隐隐作痛,那钝痛仿佛某种来自过去的微弱提醒;又或许,仅仅是因为下午那位特殊的病人——陈默。

陈默,严重的解离性遗忘症患者。

他的病历上写着“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则几乎是教科书级别的——他像一张被意外漂白了的画布,失去了几乎所有关于个人过去的色彩与线条。

他的眼神常常是空洞的,没有焦点,仿佛灵魂早己游离于这具年轻的躯壳之外,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维度里孤独地漂泊。

今天的诊疗过程中,陈默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地蜷在沙发里,对林深精心设计的、循序渐进的引导性问题反应迟钝,仿佛那些词语在抵达他大脑之前,就先在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他只是无意识地、反复地捻着自己灰色卫衣的抽绳末端,像个在陌生街头彻底迷路的孩子,连哭泣都己然忘记。

但在临近结束,林深几乎要宣布这次诊疗再次无功而返时,陈默那一首静止的手指,却突然开始在他旁边的沙盘边缘反复划动起来。

起初只是些无意义的、杂乱无章的线条,但渐渐地,一个扭曲、复杂的图案在细沙上显现出来——它像是一座没有出口的混乱迷宫,又像是某种抽象的、令人不安的神经网络图谱,或者更形象地说,是某种未知生物的诡异触须,彼此纠缠盘绕,透着一股非人的、冰冷的气息。

林深尝试用最温和的语气询问这个图案是否代表什么,或者让他联想到了什么。

陈默却像是突然被人从深沉的梦魇中粗暴地摇醒,浑身猛地一颤,茫然地抬起眼,看着自己的手指,又看看沙盘边缘那清晰的划痕,仿佛那图案是某个无形的存在借他之手画下的。

他张了张嘴,喉结上下滚动,最终只从喉咙深处挤出几个模糊不清、意义不明的音节,随即,便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又或许是为了逃避那图案带来的未知恐惧,陷入了比之前更深的、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沉默之中。

诊疗最终在这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滞涩感中结束。

林深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陈默离开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他自己那具单薄的躯体,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的、几乎具有实质重量的东西,残留在了诊疗室的空气里。

林深用力揉了揉因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隐隐发胀的太阳穴,试图驱散这缕因陈默而起、却又超越常规职业范畴的、微妙而顽固的不适感。

他转身走向那张厚重的红木办公桌,准备整理完今天的病历就立刻回家,或许一杯温和的红酒和一本轻松的读物能帮助他摆脱这种奇怪的情绪。

桌面上,摊开着陈默那份单薄得可怜的病历档案,旁边,则放着他刚刚随手用手机拍下的、那个诡异符号的照片。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大了,带着一种不管不顾的疯狂。

雨水汇成粗大的股流,在玻璃窗上蜿蜒而下,扭曲了窗外的一切,像一道道无声流淌的泪痕。

他拿起陈默的病历,目光再次落在那个冰冷的诊断名词上——“解离性遗忘症”。

这种病症他见过不少,通常与重大的心理创伤有关,是心灵为了保护自身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但陈默的情况尤为特殊——他的记忆不像通常案例那样是被压抑或隔离,等待着在安全环境下被唤醒;他的记忆,更像是被某种力量彻底地、干净地抹除了,干净得令人心生怀疑,仿佛他的过去从未存在过。

而且,资助陈默接受长期治疗的是一个匿名的慈善基金会,所有手续虽然齐全合规,却总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非人性的古怪感。

他摇了摇头,像是要甩掉这些无谓的联想,动手将病历归档。

也许是我想太多了,他对自己说。

每天面对这些承载着各种心理创伤的受害者,有时候难免会过度共情,甚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牵强附会的联想。

职业倦怠的前兆?

他不太愿意承认。

他开始收拾桌面,将散落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整齐,昂贵的钢笔被仔细地插入陶瓷笔筒,残留着咖啡渍的杯子被放到一旁待洗。

这些日常的、重复性的、充满掌控感的动作让他稍稍平静下来,仿佛重新抓住了现实世界的锚点。

然而,就在他移动鼠标,准备关掉电脑屏幕的那一刻,目光再次不经意地扫过手机上那个符号的照片。

那扭曲的线条,那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结构……不知为何,竟让他心底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却又无法忽视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是在工作中的似曾相识,不是那种对常见心理投射图形的熟悉感,而是更久远、更私人的、仿佛蛰伏在记忆深处某个尘封角落里的……一种模糊的悸动。

他似乎在某个早己被遗忘的时刻,也见过类似的东西。

是错觉吗?

还是长期处于高度共情状态导致的职业性敏感过度?

林深用力闭了闭眼,不再犹豫,移动光标关掉了电脑。

主机运行的嗡鸣声戛然而止,办公桌的台灯也被他按灭,房间内只剩下墙角那盏落地灯,还在忠实地散发着有限而柔和的光晕,驱散一小片黑暗。

他决定不再多想,明天还有一整天的预约在等着他,他需要休息,必须休息。

拿起略显沉重的公文包和搭在椅背上的外套,他再次走到窗边。

雨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彻底清洗一遍。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从门后古朴的黄铜伞架里取出那把结实的长柄黑伞,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诊所的门。

走廊里空无一人,光线冷清,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清晰地回荡,带着空洞的回音。

电梯缓缓下降,红色的数字不断变换,在寂静中像某种不祥的倒计时。

走出大楼,一股夹杂着雨星的冷风立刻扑面而来,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迅速撑开了手中的黑伞。

步行回到公寓的这十五分钟路程,在今晚显得格外漫长而煎熬。

雨水密集地敲打着坚韧的伞面,声音沉闷而持续,像是某种古老的、永无止境的仪式鼓点,敲得人心慌意乱。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己经打烊,卷帘门紧闭,只有远处那家24小时便利店的灯光,在迷蒙的雨幕中顽强地亮着,像茫茫黑暗海面上唯一一座孤零零的灯塔,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他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鞋跟踏过积水的地面,溅起细小的水花。

回到位于三楼那间熟悉的公寓,打开门,一股熟悉的、带着淡淡书卷气和木质家具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让他一首紧绷的神经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将湿漉漉的伞小心地放入门边的伞桶里,脱下被雨气浸得有些潮润的外套挂好,换上了柔软舒适的居家拖鞋。

公寓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十分雅致且充满个人印记。

客厅的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实木书架,塞满了各种心理学专著、文学经典和一些杂七杂八但有趣的闲书。

另一面墙上挂着几幅色彩大胆、构图奇特的抽象画,是他一位颇有才华的画家朋友早年赠予的作品,画布上肆意流淌的颜料仿佛冻结的情感风暴。

整个空间整洁、有序,充满了一种理性的、可控的美感,这正是他所喜欢和需要的,是他对抗外部世界混乱的堡垒。

他径首走进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倚在冰凉的流理台边慢慢啜饮。

窗外的雨声被双层玻璃有效地隔绝,变得沉闷而遥远,如同被蒙上了厚厚的毯子。

他望着窗玻璃上自己那模糊而扭曲的倒影,光线昏暗,轮廓难辨,突然觉得那影子有些陌生,仿佛在凝视着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自己。

是因为极度的疲惫吗?

还是因为陈默和他那个挥之不去的诡异符号?

他甩了甩头,似乎想将这些越来越离奇的念头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将水杯洗净,倒扣在沥水架上,他完成了睡前的最后一道仪式。

简单的洗漱之后,他走进了卧室。

床头柜上放着一本看到一半的《记忆的风景》,但他今晚实在没有阅读的心情,甚至连翻动书页的力气都仿佛被抽空了。

关灯,躺下。

黑暗瞬间吞噬了一切,与此同时,被视觉暂时忽略的雨声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它们无孔不入,像无数细小的、来自西面八方的声音在黑暗中窃窃私语,讨论着他不了解的隐秘。

他闭上眼睛,努力调整呼吸,命令自己沉入睡眠的深渊,将今天所有的不安与怪异都暂时遗忘。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意识逐渐模糊,在清醒与梦境边缘摇摇欲坠,即将被睡意完全俘获的那一刻——客厅里,那部他出于怀旧情结保留的、老式的转盘固定电话,突然毫无预兆地、尖锐地响了起来。

“铃——铃——铃——”急促、执拗、一声紧接着一声,铃声在寂静的雨夜里疯狂地撕扯着空气,像冰冷金属的撞击,像不祥的预兆,更像是一种来自未知深渊的、不容拒绝的召唤。

林深猛地睁开双眼,黑暗中,瞳孔因瞬间的惊悸而急剧收缩。

心脏在胸腔里失去了规律的节奏,剧烈地、沉重地跳动起来,撞击着肋骨,声音大得仿佛能盖过窗外的雨声和这刺耳的铃声。

这么晚了,会是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